欢迎来到 谈球吧-中国品牌官网
梅兰芳娶了三位夫人也带走一个时代的情感之谜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4-09 12:36:10

  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娶过三位夫人,都是明媒正娶。第一位叫王明华,第二位叫福芝芳,第三位叫孟小冬。三位夫人的共同点是:梨园世家、唱戏出身、长相俊美。不同点有二。

  一是年龄不一。第一位夫人长梅兰芳二岁,第二位夫人小梅大师十一岁。而最后一位则小梅兰芳十三岁。

  二是婚姻经历不一。三位夫人在与梅大师相处中,前两位同时在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相敬如宾(直到大夫人因病三十八岁先走一步止),而第三位孟小冬却以三年的婚姻最终解体。

  在旧社会,三妻四妾视作合法合规。传统的婚姻习俗正应了清末“狂士怪杰”辜鸿铭的“男人茶壶,女人茶杯"说。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却没有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以此,他为男人纳妾找到了事实根据,甚至将其归结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说辜鸿铭狂,是他当年在北京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时曾向梅兰芳大师叫板,梅大师演出的戏票要一块二一张,他的讲演却卖到二块一张还座无虚席。因此,他在多种场合上的男女茶壶茶杯说理论,成为人们追捧的要旨。

  事实上,中国人纳妾现象在旧社会是合法合理化的。直接原因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辜氏将其归因于“中国妇女无我教”以及”贤妻之道”。正所谓妇女的“无私无我”,才使纳妾成为必然并合乎道德。他独出心裁地总结出“男人的温良”与“女人的贤淑”的精神特征,也是出于中国的传统义礼。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男尊女卑才深植于历朝历代男女的骨髓。我们在《灵魂有香气的女人》(李筱懿著)仅梅兰芳娶过三房太太,即可略见一斑。那么,在旧时一夫多妻制中,多少也可折射到现代的一夫多“妻”现象。只不过那时是明处的合法,现在则是暗处的非法。撇开道德范畴,我单从家庭夫妻相处中作一分析。

  梅兰芳在与三位夫人的婚恋中,基本上是同时并存,相互间又是知晓的。那么梅大师究竟是怎么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是亲情还是爱情?是生活之需还是艺术之需?是平分秋色还是偏爱一方?是喜新厌旧还是另有追求?是和睦相处还是剑拔弩张?他喜欢的是那一位?

  从《灵魂有香气的女人》(载北京青年报2018年11月连载)以及其他有关梅兰芳婚姻关系的一些书籍和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女性作者以女性人物的角度来看梅大师的婚姻和多角情感关系的。这多少会产生一种性别偏见。而对主要人物的梅兰芳,极少从男性的思想、心理、生理等多角度来评判一个家庭的主角,以及对待并存的妻子间的知行合一的情感间的微妙关系。对梅与三位夫人的婚姻关系上的心理或情理上的揭秘则更少,甚至有明显的回避。因此,使人难以信服地看到一个真实的梅兰芳的情感世界。

  我这样想,或许因为梅兰芳作为一代表演大师的美好形象而有所忌讳?或许另有隐私而有所回避。这就给后人留下了不解的谜团和遗憾。也不利于我们今天来看待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婚姻发生的应接不暇的突变。不利于我们研究旧式婚姻和新式婚姻关系以及从中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样本。故而给类似的男性世界的婚姻心理和情理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为此,在我有限的认识和分析中,就现有目击的文本,试着从男性的角度来分析梅大师在三位夫人中所应有的位置,以及当时他的微妙的心理、情理变迁。

  先说第一任夫人王明华。她除了会唱戏外,做一手好女红。勤俭持家样样是行家里手。梅王间也是恩爱有加、家庭美满。他们婚后生有一儿一女。但不久一双儿女就因麻疹而夭折。这对原配来说,打击很大。为了弥补这一损失,梅家想把侄子过继进来,以当儿子养。但因不是亲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观念在梅兰芳根深蒂固。还是想有自己的亲生。

  梅兰芳的大伯梅雨田夫妇有几个孩子,但没有儿子,根据旧礼,梅兰芳可为兼祧两房的独生子,再娶一房生子,也不影响名分。对此,原配不仅理解而且同意。

  在诸多撰写梅兰芳与三位夫人的文章中,大都是描写他的三位夫人,以及他们的婚姻爱情关系和生活叙述,《灵魂有香气的女人》中,则重在评论。在这些评论中所涉及的着重在介绍梅兰芳身边的三个女人。作者以女性的视角和心理看待男人,带有明显的贬男褒女倾向。甚至在梅兰芳的原配王明华因为身染肺病而主动离开,因为不得生育而强装笑脸迎娶福芝芳。通过这些所作所为,作者认为男人对爱情和婚姻仅止是"快活",是为自已。而女人对爱情婚姻是奉献的,是为他人。男人一旦做出妥协和牺牲,成色就打折扣。不是足赤而只是百分之几。而女人呢,则是蜡烛、是付出、是感到傻乐。是以他为主的妥协和迁就。

  在这部书里,作者所反映的梅兰芳与三位夫人的爱情和婚姻及感情纠葛,浓墨重彩地评论女人,而回避了作为男人的梅兰芳本人。这或许是出于对女人同情和同感,或许是碍于梅大师的身份忌讳,或许是梅兰芳情感生活方面没有留存更多资料的缘故。

  中国的文人学士认为,妇女所拥有神圣、奇特的温柔来自于中国男人的温文尔雅。即男人的温良传递给了女人。似乎王明华与梅兰芳形成的情爱隶属于这样的关系。

  梅先生与原配夫人从没红过脸,其相互呵护与关爱,也是传统中国男人的温良体现。梅兰芳的温良像一道电流,直抵夫人的内心深处,梅王间姐弟恋的包办婚配未必出于爱情。但在夫人陪伴梅大师的那些年,总是形影不离。凡梅到外地演出,她都跟随其后。连1919年梅兰芳首次赴日访问演出,她都随同。并帮夫君管理戏务。她这样做,除了对梅的爱之外,还隐存着一种隐忧。这是一般女人皆有的防备和敏感。也是聪明的女人不想让人染指和插足的最好办法,以至形成不事声张的随影如形。

  王明华很会梳头,专业师傅远不及她。以前梅老板演戏都是去戏班子梳,自打跟班后,她就带着一个方木盒。梳子,假发一应俱全。演出前,她把假发往夫君头上一戴,一个美丽仕女的形象立马出现在眼前,梅兰芳自然喜从心出。

  王明华为什么跟的那么紧?显然出于女人的敏感,她从丈夫的眼神里,读出了戏班子小妞仰慕的脸庞,而夺人之爱的危机传言又时不时地纷至沓来。尽管戏班子的行规,后台不得入内,可她王明华必须力排干扰,打破这个行规。

  面对夫君,王明华懂得打扮入时的道理。她常去瑞蚨祥、谦祥益品牌店买料、买衣,买皮货以及去珠宝店买金银首饰。她手镯佩戴于腕,珠宝斜插于胸。甚至还穿起了半高跟鞋。北平城当时流传着“不走故宫、不看梅剧、不到梅府不算来到北京”说法。王明华作为梅老板的在梅府接待四方宾客,自然脸上荣光。

  但对梅大师如日中天的事业来说,夫人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让他专事戏曲是取称心如意的。而这些家长里短由夫人包圆,甩手掌柜的轻松使他了却了许多烦恼。他尊重她的意见,听从她的安排。姐姐般的悉心呵护自然融入到他的血液中。梅兰芳为之心动,又深为感激。其表现有二,王明华夫人对梅的戏分所遇到一切细节,比如化妆、发型、服装,甚至戏服设计制作,画样色彩的协调都事必躬亲,仔细再三。就连头上戴的花,都要亲历亲为。夫人坚信这种做法就是爱的奉献、贤淑的体现。当然,在梅看来,不仅满意而且赞赏。

  可以说,在梅兰芳身上,对大龄夫人的依赖和尊重得到完满的体现。这种外人看来的珠联璧合、天作地合,使王明华受到了传统美德的褒扬。也使她对真正的爱情产生了误解。那就是爱不仅表现在里里外外一把手,还有更多的外在的因素。这种误解不仅对王明华本人,也包括她周围的外人。对外人来说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对自己来说则是身在家中不识家。你觉得是举案齐眉,他却是同床异梦。

  面对花花草草,梅大师有没有异想?有没有对夫人设防?目前并无太多的资料佐证。毕竟这是个人的隐私,没有必要猎艳。然而,前门防了贼,后门却丢了物。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她得到智商却失了情商。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夫君,她做了一件本不该做的事,就是绝育。她万没有想到,孩子夭折后,再已无法弥补这个损失。她的伤痛使她一蹶不振。梅大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子嗣,梅兰芳决定再找一房太太。于是,他未来的第二任夫人来到了他的面前。他们的相见也不是自然相识,而是出于一件偶遇。那天,梅的好友,梨园同行吴菱仙带来一个女徒福芝芳到梅家取剧本《武家坡》。福芝芳二八姝丽,出生北平旗人之家。美丽文静来到梅家,并没有见到梅大师,也无相亲之意,然而来者无意,家人有心。见到福芝芳,一下引起梅家身边人和王明华的注意。

  福芝芳从小生情安静,不爱出门,常与闺蜜绣花戏耍。最为要好的闺蜜是果素瑛和冯金芙,后来分别嫁给京戏大师程砚秋和姜妙香。

  福芝芳儿时与母相依为命。十四五岁向吴先生学戏。母亲每天陪她戏馆演练。那时,漂亮妞常会引来社会上不轨之徒。而个大壮实的母亲就充当小女的保镖。

  福芝芳比王明华小十三岁,家里只有母女二人,王明华便动起了心思,如果她日后与夫君结合,我能很好与她相处,岂不更好。其他人也看十分般配。此后,就正式说媒,结秦晋之好。尽管梅兰芳是二婚,福母并不干涉。因为王氏不能生育,就答应了这门婚事。福母不要订金聘礼,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按兼祧两房迎娶,有同样名分。二是自己要随女儿一起过来安度晚年。梅家满口答应。1921年,梅兰芳与福芝芳结婚。

  婚后梅福恩爱有加,次年生下一子,取名大宝。两位夫人年龄悬殊很大,却亲密无间。俩人姐妹相称,妹妹尊重姐姐,姐姐关爱妹妹。福氏为表诚意,将大宝过继给王氏当儿。姐姐哪能夺妹妹之爱,爱抚片刻便将孩子还将回去。

  福芝芳嫁后便中止了唱戏。她的文化不高,梅给她请了家教。从识文断字到阅读小说,一时间文墨渐长。

  福梅婚姻十四年,是三个妻子中婚龄最长的。福芝芳给梅兰芳生了四男三女。此为当时社会最成功的女性。延续了梅家的香火,梅大师的事业后继有人,深得梅兰芳欢心。福氏的地位也直线上升。然而,遗憾的是,福氏的三个孩子加上王氏的二个孩子,共五个半途夭折。好在福氏依然给梅大师留下四个后代(三男一女:葆琛、葆珍(绍武)、葆月、葆玖)。福芝芳继承王明华衣钵,为夫君料理家务、管好后勤。尤其拿手的是给梅兰芳和孩子们织毛活。

  夫妻三人的生活毫无隙罅,平静愉快,可王氏的肺结核却一天天加重。再也没有精力陪伴夫君。她是个明理的旧式妇女,为了不传染给家庭成员,也不影响梅福的情感,她断然离开北京去天津治病。她的申明大义,全家上下,深为感动。梅兰芳之所以在两位夫人间游刃有余,有琴瑟合鸣。除了她俩的相濡以沫外,就是夫君不偏不倚,相敬如宾。以及只看大事,不计小事。使得这样家庭相安无事。在这方面,梅大师堪称为处理家庭关系的典范。

  最令人动容的是王氏因病离世。梅兰芳专门给她在香山万花山选了一块墓地。而福芝芳却叫时年三岁的葆琛去天津接灵,梅福夫妇全家戴孝送葬。直到1961年梅兰芳逝世,国家决定梅大师与政要名人安葬于八宝山,可福氏念及梅王情谊,决定将其两人合葬万花山。可见福氏的境界。梅兰芳与王明华去世相距四十年,按说人去如烟,可福氏为什么还这么做,因为她看中人间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情,这份情包含着敬重与同情。想来这门特殊的三人姻亲,才是真正的完美无暇。有人评价福芝芳善良、贤淑、大度,她理解梅兰芳即是真正的喜欢他,支持他。梅兰芳过世近二十年,福氏也离开了人世,最终三人全都合葬在一起。以画出人间情分的圆满句号。

  联想到现代,倘若有这样的家庭组合,无论明的暗的,还不知要出现怎样的勾心斗角、相互算计,以至于打得你死我活。梅大师在这样的家庭中能如此相处得情意交融,真的叫人佩服。

  按说,王氏也有遗憾,她认为她所有的付出都是爱情,但在梅看来未必。她活得平淡,这平淡体现了中国女人在爱情上的逆来顺受。正是这种被动的爱,才成全了福芝芳和梅兰芳美满的姻缘,有了福芝芳让子的美好妇德,有了被视作楷模的三人姻亲的和谐生活,有了最终三人同穴的皆大欢喜。但对王明华来说,现实残酷,按照如今女人追求生活的宽度来衡量,王明华是幸福的,但要从传统的讲究生活的长度来说,她又是悲惨而无奈的。梅兰芳演了一辈子大戏,但我们不知他是否泉下有知,穿过那些深明大义的故事,撇开那些举案齐眉的传说,人间的酸甜苦辣,总也逃不过那循环往复的生活大戏。它给我们带来思考,为什么生活的大戏却总是想分不分不开,想合又合不成?

  梅的最后一任夫人孟小冬,出生于上海梨园世家。比梅兰芳小十三岁。孟小冬和梅兰芳,被人们喻为“须生之皇与旦角之王”。但婚姻只维持了三年便告分手。孟小冬具有三气:傲气、霸气和怨气。这或许来自于她的天生丽质和超人才华。

  有媒介评说,孟小冬的美堪比国之天娇。民国十位美女竟无一能及。她的独特的孟腔在千万梨园难寻一见。当时孟粉已是追捧不及。而戏曲大师梅兰芳,最先着迷的也是她的声线和美貌。

  从年龄来说,福仅比孟大二岁,年龄本无太大优势,但福与孟相比,沉鱼落雁、技艺超群,就不是一个数量极。从这点看,这是男人们的异性追求的共性。

  小冬年少成名,笑容无多,但气质超群。冷艳、沉郁、果敢、敏感和孤傲,使人可望而不即。中年后,小冬气场强大,冠盖南北。她的过早涉世使她养成假小子性格。十二岁接替家父京剧技艺便深感世态炎凉。她毫无理由更无机会撒娇发嗲卖萌。也是活该赶上奇遇良缘,已过而立之年的梅兰芳遇到不到二十岁的孟小冬,像是天意早已安排,于是一见钟情。

  对梅兰芳来说,最初打动他的除了美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孟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当然,孟也有所需,那就是想有一个大树能够栖身,而孟就是她心中的大树。

  1926年,当时三十一岁的梅兰芳已有两房太太和一双儿女,孟虽想栖于这棵大树,但却同样遇到福芝芳的问题,那就是不想失去名分,好在又是沿续兼祧的名分,即兼作两房的继承人,梅可娶两房正室。于是,双双在1927年如愿婚配。可惜的是,这对如胶似膝的男才女貌的婚姻,只持续了九个月就有了芥蒂。三年过后的1930年,他们结束了这场既幸福又痛苦的婚姻。

  第一是有一个暗恋孟小冬的富二代得知了梅孟结合,跑到梅门来那寻衅滋事,不成想于一时情急错杀了调停人,这使得梅老板好不高兴。心上人遇到这等恶心事,你说梅大师好受?当然这是表象,更多原因还在孟小冬的火暴脾气,梅大师是一方名人,尽管嘴上不说,但美好印象肯定减半。其次,矛盾发展到不可调,直接危及到梅大师的家庭和利益。

  第二是1930年,梅兰芳的伯母梅雨田过世,孟小冬前去守孝,却招致福芝芳的强力阻拦。生生不让她进家门。那么,为什么福芝芳与王明华和睦相处,没有一丝风雨,而却那么不容不下小她两岁的孟小冬呢?除了孟的才学和美貌外,最关键是孟的不肯低头和自恃清高的刚烈性格。这是任何一个女子都做不到的。孟小冬在福芝芳那儿碰了壁,她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更可气的是,她的夫君不能一碗水端平也就罢了,可对气急败坏的二房连个规劝都没有,这必然引起孟的恼怒。

  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傲气、怨气和悲绝。闹到这步田地,对于孟小冬的留弃,梅兰芳思考再三。论喜欢程度,小冬堪称是他掌上明珠,年小貌美艺绝就是她的资本。也是前两个夫人不能比的。他确实难以割舍。但留孟就要弃福。这使他为难。所以在家丑外扬的一段时间,他没有作出最后的决断。梅大师还是一个传统之人。最终的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情。容貌才不能当饭吃,更多的还要让位于他的事业。在这方面的权衡,孟需要人照顾,而福则是能照顾人。显然福胜孟一筹。他终于在孟受到阻拦没有帮孟讲话找到了自己的倾向的所在。这也是孟耿耿于怀的所在。

  梅的三位夫人都出身于梨园世家,都长得标致俊秀,但以才貌而言,孟小冬绝对高出一截。但论持家理财,孟又不是福、王的对手。比来比去,留谁弃谁,便渐渐有数。孟是新女性,灵气兼具傲气,福是旧女性,贤淑兼具义礼,两者是洋与土的博弈。对一个男人尤其是名男人来说,并不缺乏花瓶,需要的是肾内助。这是中国的传统。玫瑰虽好,满身带刺,一不留神,就会被伤。作为戏曲大师,何想牵绊于身边之累?从这点看,他不在乎孟小冬的良好自我以及她一厢情愿的幸福追求和爱情渴望。在大千世界,女人常把自己的任性当作施爱、撒娇和邀宠,但她们忘了,恰恰是这种任性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会带来男人的反感。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女性的任性,葬送了本已寻找到的幸福?!

  孟小冬与梅大师的离异不啻于身处一种绝境。有过离异经历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当然,绝处逢生并非好事。好在孟小冬并没因为身陷绝境而沉沦,分手后,她痛定思痛,重振旗鼓。拜余叔岩为师修成正果而成第一女须生。有人将这样的成功归因于失败婚姻的激将,其实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只不过对孟来说,要活出个人样给梅兰芳看看,本宫的优秀高于你所看中的另外两宫。这还是她任性好强的一种表现。那么,作为男人的梅兰芳来说,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有所后悔?有所醒悟(实际上孟也有这样的用意)?从男人的角度分析,不一定有。但对梅大师来说,孟的才华他了然于心。在男权主义盛行的社会,他不会屈服于甚至后悔于一个尽管十分优秀的女人面前。更别谈后悔之心了。比如,几年后,梅孟有一次机会参加上海有名的江湖大佬杜月笙的生日戏庆,尽管杜大佬无意安排这对搭档重逢,但更多的戏粉却巴望着有机会看到梅孟的联袂同台。但失望的是,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只能是双双的擦肩而过。

  京剧的吸引力与新闻一样,也在于故事。正是这样经得起地久天长磨砺的故事才深深打动和感染那些过来人。那么,梅孟在这次巧合同演的故事中能否重归于好,成为善良人拥有的善良愿望。分手数年后的千载难逢这一次,多少善良人曾试图说服孟梅再演一出《红鬃烈马》,遗憾的是,这出现实中的生活戏,再也不会出现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所谓的大团圆喜剧也只能是拜拜了。

  “须生之皇与旦角之王”悲剧的结局,自在看客们的预料之中。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一波不平一波又起。最后,孟小冬却嫁给了大她二十岁并已有四房太太的青帮老大杜月笙。有人甚至为才貌绝代的孟小冬惋惜。那么,孟小冬为什么要嫁给一个与梅兰芳在文化层次上十分悬殊的江湖老大?确实值得的思考。当然,对杜月笙来说是喜不自胜,而对孟小冬来说,会不会也有内心的一阵涟漪?但即便有憾,她还是无怨无悔。从地位和金钱上来说,梅与杜势均力敌,从人品和才华来说,杜与梅又各有千秋。梅兰芳是戏神,杜月笙不是,而杜月笙是帮主,梅兰芳不具。然而,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是刚从梅孟阴影中走出的孟小冬,遇到了一个知寒知暖、百依百顺、懂她疼她的有实力的暖男。杜月笙很知道一个高层次的女人的心理学。在这个杜暖男看来,需要他谨言慎行,十分警惕将那份女人最为敏感的怜惜和同情深藏不露。他粗中有细,这是梅大师绝对没有的,就是当女人走背字时,当女人心绪不好时又急切寻求保护和安全时,只要体贴安慰你心中的女人,她的一切不如意便烟消云散。

  一个叱咤上海滩老男人的柔情,终于打动了不惑之年的孟小冬。一个已经行走于情场与戏场并累得不行了的女人,需要人生安全的避风港;一个在爱情上受到创伤的女人,需要温暖的情感归宿。当她面对杜月笙已有的四房太太,她不再计较曾经最为看中的名分,她心甘情愿地当起了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这未尝不是对一个名女人宿命的讽刺。

  在《灵魂有香气的女人》中,作者将至今留下的“梅兰芳所生的杜近芳”传说,归结为一个良好的猜测和愿望的图腾。实际上也是梅粉、孟粉们对梅、孟男才女貌结合的良好愿望。即使俩人分手,也设计出梅孟爱情复合的种种故事。为了证实梅孟的爱情,由酷似梅兰芳的杜近芳演绎出梅孟所生。而这一传说,又由人民日报著名记者金凤的一次采访和上世纪七十年代杜近芳访台演出亲自去找过孟小冬而加佐证。但最终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成为永久之谜。

  梅兰芳大师于1961年先于孟小冬而去,而孟小冬十多年后也在台湾孤单地离开人世。梅兰芳对孟小冬就是有再多的恩怨,可以肯定,在他心目中的三位夫人,最钟情的还是孟小冬。